四月的東港柳綠花香,鴨綠江口鳥浪滔天。
遼寧丹東東港市地處遼東半島東部,東依鴨綠江,南臨北黃海,是全國唯一的沿江、沿海、沿邊的港口城市,近岸灘涂土質深厚、底棲生物豐富,是鳥類棲息、覓食、繁殖、越冬的理想場所。
每年4月中上旬,伴隨著不斷上漲的潮水,鸻鷸類涉禽就開始結伴匯集到鴨綠江口濕地。東港市鴨綠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世界上鳥類種群最為集中的遷徙地之一。每年在此過境、棲息、覓食、越冬的各種鳥類達300多種,數量近百萬只,最大鳥群可達12萬只。
據了解,多年來,東港市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以“生態優先”涵養“綠色動力”,嚴格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遼寧省濕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努力做好保護、救助、執法、疫源疫病監測和生態修復等工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了大量工作。
據介紹,東港市在馬家店鎮雙山東村投資建設了東港小雙山鷺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的重要分布地和白鷺、牛背鷺、池鷺的集中繁殖地,為鷺鳥筑巢棲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擴大了白鷺、牛背鷺等種群數量。
此外,東港市組織開展鴨綠江口濕地鳥類科普展,宣傳普及鴨綠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狀況、濕地鳥類知識等,通過圖文展示不斷提高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東港市的林業部門采取送法律下鄉、趕科普大集等方式,組織護林員走村到戶,廣泛宣傳“一法一決定”,通過傳單、微信群等方式向群眾發放《致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單位的一封信》等宣傳資料,持續引導群眾愛鳥、護鳥。同時,組織相關人員了解熟悉東港地區野生動物的基本信息、形態特征、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等,到動物醫院學習野生動物救護知識。近年來,東港市共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29只,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只(大天鵝2只、白枕鶴1只、禿鷲1只、雕鸮1只),“三有”野生動物24只。
我為東港政府網站找錯 |